【廉政时评】追远与清明

时间:2018-04-28 13:26    来源:怀远县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高中时,老师按照译文版本向我们解释道:谨慎地对待亲人的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会培育出忠厚老实的百姓。这句话所蕴含的逻辑关系伴随着清明节这样一个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祭祀节日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着历史的韵味。

“慎终追远”虽有四个字,但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却往往更为看重“慎终”。在古代,祭祀的意义是通过仪式向祖先进行汇报以及期盼祖先对未来给予教诲与启发。祭祀仪式需要繁复的准备活动,召集宗亲、准备祭品、沐浴焚香,甚至挑选主祭祀人也需要经过一番考验与商议。我特别记得在崇尚礼教的宋朝,大家族的祭祀活动需要于年后就开始准备,这其中的“慎重”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节日内涵上讲,清明节通过祭祀活动主要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敬重和怀念之情,体现出中华民族感恩先人、珍视亲情的美好品质。西班牙有一个类似我国清明节的特殊节日叫做亡灵节,与“路上行人欲断魂”不同的是,在亡灵节当天,西班牙人们祭奠亡灵,却绝无悲哀,甚至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意在与死去的亲人一起欢度节日。生与死的距离在祭祀活动中被拉近,不论是多么繁复迥异的祭祀仪式,其本心是希望通过这些媒介让先人与子孙能够拉近距离,这也就是褪去“慎终”之后,“追远”的意义所在。

随着年代的变迁,繁复又严谨的祭祀活动不断被简化,却逐渐凸显出了“追远”的精神内涵。没有了火烧火燎的清明节,鲜花芳草却更显“清明”。通过“追远”,回忆往昔的教诲,体会生活的变迁,让生死之间的距离在精神上得以拉近,我想这就是清明节最温柔的部分。不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认同感,同时重温家规家训,回忆家族往事,沐浴亲情恩泽,这样的节日虽少了些热闹,却更显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尤其是在先人面前,通过扫墓活动,成年人总结这一年来的变化,更能够感受到时光的珍贵,进而不断激励自己在生活中奋进向前。而对于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知礼明义、崇德向善,延续家风传统。

正如古人所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是“追远”让心更加“清明”。(怀远县纪委监委 葛威)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