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徽文化、皖江文化、中原文化等区域文化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的底蕴孕育了丰富的廉史和廉政人物。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君主,他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真正诠释了“廉于个人”、“廉于本职”、“廉于社会”的深刻内涵,表现出皖籍怀远仕宦的廉政精神,蕴含了深刻的政治智慧与廉政思想,至今仍在发挥着促进廉政发展的正能量。
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黄帝的六世孙,受舜禅位而继承帝位,国号夏,后世尊称为大禹。
上古尧、舜、禹时期,洪水泛滥,人们深受洪水围困,生活极端困苦。禹吸取父辈失败的教训,因势利导,变“堵”为“疏”,率领民众将洪水从高处疏导到低处,然后东流入海。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亲执规矩和准绳等测量工具勘察水情和地情,身先于民,劳身焦思,风餐露宿。在当时的安徽淮河流域,尤其淮北,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地区,这儿留下了很多大禹廉洁奉公、勤俭治水的传说故事。
传说大禹在今怀远一带开通荆、涂二山时,娶涂山氏女为妻,后来涂山女生下夏王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启(公元前1978—前1963年在位)。大禹与涂山女新婚燕尔,却并未沉浸在欢乐之中,从辛日到甲日,两人一起仅仅共度了四天,大禹就决心不以私害公,率领众人外出治水。儿子启出生,大禹顾不上看望他、抚育他。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平治水土之中。大禹治水在外三十年,其中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顾不上看望自己的爱妻涂山女和出世后一直未见面的爱子启。
在古代流行有“禹余粮”的传说。说是当地有一种名叫“蒒”的野草,所结果实吃起来像大麦一样。当年大禹常年在外治水,有时甚至不得不采食这种野草充饥,所以当地人称它为“禹余粮”,又称“自然谷”。
史载大禹在安徽等地治理洪水,栉风沐雨,薄衣疏食。由于长期跋涉于泥泞之中,以至足胫已生不出脚指甲、腿毛,手足长满老趼,甚至患上偏枯之病(严重的风湿病),行走时步履失态。成语典故“栉风沐雨”、“胼手胝足”、“爱惜寸阴”、“过门不入”等都出自大禹治水的传说。
《孟子离娄下》说:“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旨酒,即美酒。《战国策魏策二》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道戒酒令,是大禹下达的。据说禹的女儿曾让酿酒师仪狄造美酒。仪狄果然不寻常,酿出的美酒甘甜爽口、旨厚香醇。禹喝下仪狄酿造的美酒后,也满口道好。但又寻思,如果人们沉醉于这样的美酒之中,长期以往,社会必会腐坏。大禹于是疏远了仪狄,下令绝旨酒,称不如此,“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大禹的功绩和清廉品德,先秦时就广受称赞,《论语泰伯》称:“禹卑宫室尽力乎沟恤。”意思是禹居室矮陋,把精力全用于沟渠水利事业。《韩非子五蠹》说:禹“身执耒臿(指农具和掘土工具),以民为先。”墨子学派最崇尚夏禹和夏政,认为夏政的特点是质朴和忠纯,是兼爱天下的典型,《墨子兼爱下》赞道:“禹之征有苗也,非以求重赏、干福禄、乐耳目也,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吕氏春秋谨听》说:“昔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道之士,通乎已之不足也。”《淮南子氾论训》则称禹“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都是赞扬他求贤心切,政务繁忙,连吃饭、洗浴的时间都安排不出来。大禹爱民惠民,勤政敬业,清正廉洁等高风亮节的浩然正气,在淮河流域至今代代相传。(李旭国)